首先我要告诉大家,在使用微信公众号近九年之后,我又重新回归独立博客,现在采用“公众号 + 独立博客”双轨制。至于为什么,且听我娓娓道来,文章略长,喜欢就好。
首先,我们来一起怀旧下。大约在二十年前,博客刚刚出来,算是个相当时髦的东西,那时我大概20岁,就和当时许多的年轻人一样,我觉得有一个自己的独立博客非常酷,因为这意味着:我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独立发声的渠道,通过独立博客,我向世界宣告我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对世界独立的观察和表达,这份独立带给我很多自由和力量。
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些岁月真是纯真年代。那时候的互联网还比较单纯,当时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人,属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有趣的灵魂”,就我自己的体验而言,我觉得那时候的价值取向还比较多元,整个互联网还不是只被买和卖充斥。
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我是无知的,但又是快乐的,我的内在有一种很深的相信:人是需要追求精神独立和自由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并且是受到环境支持的。
当时在互联网上,我也的确看到有很多和我类似的青年人在活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后来成为我的挚友和关系比较好的一些朋友就是在那个时期的互联网上结交的。
这一点真是和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别说是不太能结交到相互有连接感的朋友了,就是能找个大家有礼有节、和平友好说话的地儿都比较难了……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二十年,当年的青年也从青年变成了中年,这期间中国互联网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年的博客平台(如:博客大巴、博客中国)都陆续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超级巨无霸:微信。
其实,我挺喜欢微信的,喜欢它建立的初心: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我觉得这是很大的格局,几乎有一种悲天悯人,因为它关心个体。能在大时代关心个体,我觉得都是很深的人文关怀。
我是一个很爱“个体”的人。群体对我来讲就是数字,没有生命。所以流量的世界我感到不适,因为流量依靠的是群体,它不关心个体,你是谁无关紧要,因为你只是个贡献流量的数字,没有人关心作为个体的你,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你是个“工具人”,你唯一的价值就是用你的流量来变现。
个体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不可拷贝的独特性。
所以微信公众号对个体关心的初心我是很支持的,我也在2014年开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开始是很兴奋的,因为微信公众号可以推送文章,这就能够让我与读者更加紧密地连接,这些是独立门户的博客无法企及的。
我个人觉得2014到2017是微信公众号的黄金时代,我记得那时涨粉很快,朋友圈也经常显现各路文章,你可以通过这些文章发现那些灵魂有趣而丰富的个体。
那时候公众号的兴盛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新形态的自媒体刚刚出现,大家觉得很新鲜;另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候的互联网表达还比较是鲜活生命的个体表达,大家还不懂流量或IP,还没有”10万+”,流量和粉丝经济的时代还没有开始。
简单来说,那时候的互联网环境比较单纯。
当时很多人把公众号作为博客之后的自媒体来使用,所以博客是什么样的,公众号也就是什么样的,也就是换一个平台而已,毕竟公众号依托微信在技术支持上比独立博客靠谱多了。而在与读者连接这块,也具有天然优势。当时很多使用公众号的人也是单纯地分享和表达,这种分享和表达没有目的,如果要说有,那么这个分享和表达本身就是目的——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希望与这个世界有连接,以分享和表达为连接。
时间嘀嗒嘀嗒地往前走,随着时间流逝,公众号的集体环境也慢慢发生了某种变化。
首先是有越来越多所谓爆款10万+文章的出现,然后开始有越来越多人专为制造10万+而写。一开始这并没有什么,大家看看10万+文章也还挺开心的,说起来还挺有种全民参与感,就像大家在一篇文章里同悲共喜,也能产生某种“连接感”。
但慢慢地,大家开始感到疲惫,原因是越来越多人感受到,这是一种操纵,这些10万+的目的并不单纯,他们是依靠煽动人心来博取流量。那么谁又会愿意被操纵呢?所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离开了,“标题党”现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凡是标题党的都让人不想点击进去看。
可是这所有发生的一切都对国内的互联网表达环境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影响。
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中文表达环境逐渐丧失内在的活力,表达比较成为一种工具,更多人用它经营IP和变现,而不是出于生命分享的喜悦而表达。
而这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不是立马显现的,而是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慢慢地,我们感觉到这个环境越来越乏味。
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反对IP变现,让卓有特色的个体通过他们自己的独特性而获利是很棒的,就像微信公众号的初心,“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这里的问题是,个人IP应该是一种在时间中自然累积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它需要时间,时间会赋予一个IP真正的与它的名头匹配的内涵。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想速成IP,就像要求小苗在很短时间內快速长成大树,那这肯定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就会造成扭曲。自媒体大环境如果充斥着这种对IP的急功近利,那么慢慢地,整个环境就会坏掉。内在的活力会失去。人们在其中只感到匮乏和乏味。
这种匮乏,相信近几年来大家也都感受到了,试问现在的公众号还有多少内容值得看?就我个人而言,除了新闻类和极少数专业向的公众号,其他我都不看,因为带有太强的目的性,且信息同质化严重。
我并不是说国内没有高品质的公众号,只是在现在这样的流量经济环境下,要找到它们挺难的,这些不靠哗众取宠、操纵人心的公众号,反而不会获得流量支持。
我自己平时的资讯营养基本就是Instagram、YouTube、还有一些我喜欢的独立博客和网站。我觉得只有看这些,我才觉得我还生活在一个比较正常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有关心物质的,有关心精神的,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而不是压倒性的某类文化。
其实每一种存在都具备合理性,我也并不是批判国内的环境,只是想表达我作为一个个体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的匮乏和无趣,我所看到的重点是:任何一种价值取向都不要具有压倒性,多元化的丧失会制造出贫瘠和匮乏。
有时候遇到年轻一点的朋友,和他们聊我会有一种恍惚,感觉他们所接触的资讯环境与我成长过来的资讯环境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说有代沟,那这可能是我感受到的唯一代沟——资讯代沟。真的短短十年,不同世代所浸润的资讯环境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两年还有一个情况是,疫情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压力以及互联网巨头的白热化竞争,都使互联网舆论环境更加紧缩。我有时候觉得国内除了商业和娱乐以外,还有哪些内容不会踩雷?平台可以随时删除你、限流你。
其实我能理解平台,他们也挺难的,毕竟谁也不想被罚款、被下架,同行间的竞争已白热化,谁还想节外生枝、因其他因素导致自己的压力?所以平台们的选择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严格管制内容,以求自保。
只是这样就苦了想要自由表达的个体,并不是不能表达,而是你会觉得缩手缩脚,失去了表达的扩张力和安全感。
你不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话在你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踩雷。监管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东西,例如说”投诉”,它本是一个好功能,立意在于全民监督,比如举报赌博之类确实危害社会的信息。
但在实际操作中,”投诉”功能却很尴尬,曾经看到一些妇产科医生在网上抱怨说自己的一些科普类视频也被用户投诉,真的是让人很无语……以及还发生恶意投诉的情况,目前似乎都还没有更有效的机制应对。面对恶意投诉,虽然是可以申诉,也会判赢,但这种情况本身就会让人觉得缺乏安全感,个体表达缺乏安全舒展的环境。
回归独立博客
今天这篇想说独立博客,前面说的算是交代一个背景,总之,现在的平台舆论环境受到两方面的很大制约:物质化社会的急功近利 和 互联网舆论监管。
就是在这样的两面夹击中,我决定回归独立博客。这倒并不是说我不再经营公众号了,而是在公众号之外,我又自辟了一块地,相对更自由些。
我的文章会在公众号和独立博客同时更新,但有些内容我会在独立博客独立发布。具体我在实践中再慢慢感受。
二十年后再次成为独立blogger,我觉得已经不是年轻时的耍酷,而是在活了这些年、步入中年以后,我觉得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保持独立而自由的个体身份。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受限是生命常态,但正是在受限的环境中我们“选择”去发展自己的个体意识,这个“选择”是真正的成长。
如果你老了,但没有腐朽之气,是因为你的内在一直保持着独立和自由的精神。
更多时候,束缚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被恐惧绑架、被欲望绑架,那么我们很容易在环境中沉沦。你会失去你自己,而没有什么是比失去自己更大的失去。
再次成为独立博客,不是为了炫耀某种姿态,也不是青春时的叛逆,它是一种在当下环境中一个人重新回归自己的可能。
其实在我看来,做一个独立网站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你有一个窗口展示你自己、可以与别人交流,非常单纯。
但在当下的环境中,独立博客似乎又代表了些什么,它代表一种精神上的独立性,一种内在的自由。即使在现在这样几大平台各分天下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做一个“散户”。像野地里的百合花、崖壁上的小苗,也许无人问津,但我们沐浴在生命自身的阳光与雨露里,自得其乐。
而作为阅读者,我们其实也可以保持“散户”的状态,也就是我们不需要把自己的精神供给完全交由大平台来负责。世界那么大,你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
没错,大平台提供了一种便利性,但不要让便利性扼杀我们的探索性。因为其实探索性才带来了真正的乐趣。人生若失去探索性,得到再多也还是匮乏。
现在依靠大数据,信息的获取已如此方便甚至过剩,但问一下你自己,你满足了吗?问一问你的心,它是落寞的还是喜悦的?
我自己一直都喜欢探索,到现在我都保持着阅读独立博客的习惯,订阅他们的邮件推送,并且会时不时打开独立博客去看一看新的更新,这些我喜欢的独立网站,我会把它们保存在我的手机和iPad屏幕上。
而且这也很方便操作:在手机或ipad浏览器输入网址,然后点按“保存到主屏幕”功能,这些独立网站就像app一样出现在你的屏幕上了。
这些被我保存在移动设备屏幕上的网站是我的精神绿洲,我会觉得在移动设备上有一片清新的空气可以令我畅快呼吸,有它们在,这个世界就有希望,而不是只有物质化和焦虑。
它们给了我很多信心和滋养。近几年的发生,让我越发觉得精神的重要性,人是靠“希望”、“爱”、“善”这些内在的价值观活着,这才是维系这个世界正常运作的真正的核心。
就我们目前在国内生存的这个环境而言,它怎样才能不卷?也是需要有这些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焕新,也并不需要我们付出多大牺牲或者放弃我们原有的生活,只是在原有的生活里付出那么一点点即可:做事不要有那么强的目的性,多一点真正的分享。
另外就是在自己的精神上,对自己好一点,喂养自己真正好的东西。在这方面,多付出一点能量,愿意去探索。
其实相较于内容,展示这些内容的平台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是就目前的大环境而言,展现内容的技术形式也变得重要起来,这是因为:在一个独立博客中你可以“拥有”你的内容,你可以自由地发布和修改。
在我重新回归独立博客以后,我发现这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你会重新找到表达上的自由感和安全感,而这对一个表达者来说是太重要了。
要知道,人生并不需要二选一。我们完全可以令自己尽可能地享受丰富性。大平台和独立博客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通过大平台,我们可以有更多读者、与读者有强连接,而在独立博客我们会获得内在的自由和活力。
每一个都有利有弊。大平台为很多人创造了机会,但在大平台,你也会丧失某种程度的自由,并不是大平台专门针对遏制你,其实大多数话还是可以说的,只是这种环境对人的内在产生了影响:使人缩手缩脚、而这种被限制感会对表达造成伤害。对表达者来说,丧失表达的欲望是至深的损伤,时间长一点更会感觉到它对灵魂的萎缩作用。
独立博客的弊也很明显,那就是你没有流量,毕竟中文世界还有多少人有看独立博客的习惯?所以这很考验写作者的初心——你到底为了什么而写?如果你是为迎合别人而写,那你肯定写不下去,因为你缺乏内在纯正的表达驱力。如果你用写作操纵人心,那你就更是在伤害自己。
当你是为了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了表达自己而写,那么你就会写下去,因为这时候别人看不看对你影响不大。
想看的人自然会看,不管你是公众号还是独立博客,跟你有连接的读者不会受这些东西阻碍。对于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会克服一些阻力去获得,这个有意识地克服阻力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自己的确认:是的,我需要它。
所以独立博客不是一个强买强卖的世界,它比较顺其自然,它吸引的是有连接的人。
那这可不就适合我!我说了我关心个体,流量和群体对我没太大意义,我想吸引的就是那些与我灵魂有深度共鸣,并且也喜欢独立探索的人。
运营独立博客可想而知,是有难度的,毕竟它不背靠大平台、有大平台为你搞定技术上的一切。独立博客要自己运营技术,所以这里也感谢我的朋友军军,为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最后,我在标题中说”我们”,是因为我相信肯定不只是我还有其他更多的朋友在重新回归独立博客。在博客死掉多年之后说不定我们会有一场博客的”文艺复兴”?
我想说,环境就像一块土壤,它可以肥沃,也可以贫瘠,也可以从贫瘠再到肥沃,全看我们自己的作为。我也相信决心和行动的力量,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努力去创造,无问结果。结果是不确定的、不可控的,所以不用去管结果,反正你管了也没有用,不如放手交给生命。我们只管管好我们能够管的这部分,其他的就随缘。
我的独立博客网址:www.ritafeeltheway.com
之所以叫Rita Feel the Way这个名字,是因为活到现在我觉得自己一直在feel,感觉着自己的道路,感觉着生命之道。
前面已经和大家分享过逃离算法控制、回归纯净阅读的小技巧,这里再重复下:
把你们喜欢的独立博客在手机或pad默认浏览器打开,点按「添加到主屏幕」,那么你喜欢的网站就会像app一样保存在你的界面,就像这样:
这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做法,干净、专注,不受杂七杂八信息干扰。我会时不时就打开这些网站,看看有没有更新。
现在的资讯很多,但其实每个人需要的很少,拒绝杂七杂八的信息,也是我们对自己能量上的一个保护。因为现在网络上的大部分信息只是一推投射、偏见、情绪发泄,十足的能量污染。
另外在博客时代还有个我非常喜欢的文化叫“友情链接”,大家会把自己喜欢的博主的网站作为友情链接放在自己的博客里。那时候还没有“大数据推荐”,但你有很大可能性连接到自己喜欢的人,因为你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blogger个体去链接,这要比大数据推荐有意思多了。
因此我也在我的独立博客设置了友情链接这一块,我会通过友情链接的方式,让大家连接到高品质的内在成长资源和有趣的灵魂:
友情链接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我们获得的资讯没那么多,但是更满足,为什么?因为真正带来满足的是我们心之所安、是信任、是自由探索。现在越来越多人依赖大数据,年轻人都不愿意付试错成本,这看起来是得到,实则是很大的损失,生命失去了自由探索的快乐,而如果失去这个,那么即使你得到全世界也还是不会快乐、不会满足,那么如果没有快乐、没有满足,那你得到那么多又有什么意义?
友情链接的文化在中文语境中已经丧失很久了,一是现在做独立网站的人越来越少,二是公众号之类的大平台也不允许放外链。所以大家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没错,大家是有“品牌(IP)”了,但资源缺少流动性。大家各自为政,彼此间比较是竞争的关系而不是连结的关系。仔细品味现在的网络环境,真的是匮乏的,这个匮乏与资源的缺少流动性有关。
作为一个疗愈师,我其实对互联网技术并不感兴趣,现在要关心一点技术是因为我看到技术对人的深刻影响,当我从微信公众号切换到独立博客后我才意识到,天哪,我们也曾经享受过自由链接的乐趣!天哪,文章发布后竟然还可以修改!天哪,阅读文章竟然可以这样纯净和简单!太长时间在公众号我都忘了信息可以这样自由!
我的技术上的朋友建议我关注Web3.0,因为他觉得我很契合Web3.0的精神——对自己的内容拥有所有权。他说现在各大平台之所以能够删除我们的内容并且合法,就是因为我们的内容并不属于我们,虽然我们创造了它们,但我们对它们没有所有权。
我觉得Web3.0在中国甚至全球都还有漫漫长路要走,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人类意识层次的问题。那在目前的现实环境下,我先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也就是先发展自己的独立博客,虽然独立博客的数据所有权并不完全归我所有,但相对而言,会自由些。
我始终相信技术应该为人服务——不是为钱,是为人。现在变得人在为钱服务,钱变成boss,人变成奴隶。所以我个人是希望有越来越多人愿意选择不再被大数据操控、在自媒体平台之外尝试独立博客,和公众号一起双轨运营,反正也不会失去什么。
那对读者来说,也可以保存这些独立博客在你的手机和pad等设备上,也很方便。用电脑的用户就是把网站保留在你的收藏夹。
最后,不管别人怎样,我先玩我自己的,我要纵容一下自己浪漫的天性,我的浪漫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关于生命里的一些选择,为了自由和爱。
—
PS:这篇写于几天前,就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被杭州某豆公司投诉侵权,被投诉的文章是我在2016年写的一篇旧作《保持写作,保持对世界的初心》,这篇文章不仅是我自己写的,连题图都是我们自己的插画师创作。我看了下这篇文章除了引用普鲁斯特的一个文学片段作为写作示例以及有几张图片来自网络可能涉及侵权外(当时因为不知道图片来自何处,所以没有标示),文章里其他内容都是我自己写的,我还能自己侵自己的权?
现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判定也下来了,判定对方投诉侵权不成立。
我分享这个案例是想说,现在在平台上的分享风险在增大,平台本身是公正的,但一些不法之徒会钻空子。近几年来网络上刮起一股不正之风,一些公司通过投诉和起诉别人侵权来谋取不法利益,网友们把它们称为”版权流氓”。像微信公众号的投诉功能本是为保护原创作者,现在却被这些流氓利用,也是拍案惊奇。
只能说,现在的互联网环境早已不像十年前那样单纯,现在的人利用互联网来赚钱,有些手段还很脏……
其实我并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对于大环境而言个体实在过于渺小,但我还是坚信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作选择的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上,你要怎么做,还是你自己来决定。就像前几天我有一个学生问我:“现实这么残酷,我们怎样安住于内心的安定?”
我的回答是:“现实是残酷的,这是真的吗?很多人都这么说,但它是真的吗?如果是我,我会说生命充满了挑战,但你让这些挑战让你更加沉睡,还是利用这些挑战让自己成长,这是一个选择。”
有这样一段很美的话:
如果当强风吹过来的时候,植物能够接受它,它将会顺着它,它将会被留下来,不仅被留下来,而且还会比以前更确定:“是的,我要活下去!” 然后它将会成长得非常迅速,因为风的挑战给了它很多力量。
在我看来我们现在就在面对挑战,有一些“强风”吹来,这挑战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精神上的迷惘、迷失、失落、匮乏。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强风”中,我们可以成长,我们会更清晰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五零年代欧美曾经历“垮掉的一代”,我觉得我们可以借用这个词,我们可能是在物质中垮掉了,在无聊的信息中垮掉了,在没有精神信仰中垮掉了。这一垮掉已不再是以年龄来划分——60后、70后、80后、90后或00后,而是以互联网的发展阶段来划分,如今不论是谁,如果我们无法有觉知,我们都可能在流量经济中垮掉,在物欲中垮掉,在缺乏独立探索中垮掉。
今天这篇真的很长,有7000多字,能读完的人,相信你会在你的生命中坚持走你的道路。
本文作者:Rita,静心者/疗愈者,你可以通过点击关于我了解她更多